联系我们
电梯“安全盾”如何构筑
作者: 2011-11-29 09:51:15 浏览:89
信息来源:科学网
[打印]

  近期,各城市、各种品牌的电梯夺命伤人事故频发,刺痛着公众的神经。记者调查发现,电梯行业从制造、安装、使用、维修、监管等一系列环节均存在漏洞,电梯运行已成为城市公共安全的新隐患。

  北京地铁4号线电梯事故处理刚刚结束,萧山“报废电梯重新上岗”的新闻又紧接着闪亮登场,普通老百姓难免对这一影响到公共安全的电梯行业,产生忧愤和不安。

  有数据显示,导致电梯安全隐患的因素中,制造质量占16%,安装问题占24%,而保养和使用问题则高达60%,这恰如电梯行业流行的一句妇孺皆知的话,“三分凭产品,七分靠维保”。但在我国,绝大部分电梯既少检修,更少保养。保养问题已成为电梯运行安全的重大隐患。

  国内电梯标准严重滞后,也是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企业在电梯生产中执行“内外有别”的政策,产品若出口国外,就严格按“新欧标”标准生产;若销往国内,则仍按十年前的标准生产。企业这种“看人下菜碟”的生产模式,也特别应该引起关注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显然,要想构筑好电梯“安全盾”,首先,要在维护保养方面做到位,严格执行国家既有的公共政策;与此同时,要打破“内外有别”的政策,企业要按照国际标准来生产电梯。

  特别是,要尽快打上电梯强制性报废制度“补丁”,不妨让中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定期进行电梯安全评估,决不让“带病电梯”超期服役,更不能让“翻新电梯”重新上岗。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