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人口密集地区尤其需要注意出行安全,因为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慌乱的情况下,将会发生严重的踩踏、砸伤事故。2011年7月5日11时30分,根据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微博最新通知,7月5日上午9时36分,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A出口发生意外砸伤事故造成1死29伤,事故原因系地铁上行自动电梯发生故障。事故发生后,受伤乘客立即被送往医院救治,其中2人伤势较重,其余乘客均无生命危险。
因为人流量大而造成的拥挤、承载工具超负荷运转,往往是很多人口密集地区频发意外的主要原因,这一次的北京四号地铁电梯意外事故就是一个非常鲜明的例子,而且事故之外还有可能造成并发的火灾等情况,那么民众该如何保障自己的出行安全呢?首先民众应当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只有掌握了基本的消防和逃生知识,在公共场所遇到紧急情况时才能临危不乱沉着应对。
个人逃生技巧:若商场、超市发生坍塌、踩踏、火灾等意外,逃生时一定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千万不要慌乱拥挤;在逃生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跌倒挤伤,一定要谨记不能拥挤踩踏。火场逃生危急时刻可坐自动扶梯,但一定不要坐普通厢式电梯,厢式电梯往往容易断电造成 “卡壳”,人在电梯里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不过,消防电梯因为有双路电源和其他安全设备,可用于紧急逃生。
共产场所管理者需要警惕:在电梯数量快速增长的今天,如何保障电梯安全运行值得追问。据业内专家分析,电梯发生故障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电梯日常缺乏维护保养,二是乘客在使用电梯的过程中没有按照规范程序操作,三是物业等部门缺乏对电梯安全知识的宣传。
但从根本上说,电梯、扶梯故障多因“维修保养”不力。电梯行业流行着这么一句话:“三分产品,七分维保。”数据显示,导致电梯安全隐患的因素中,制造质量占16%,安装占24%,而保养和使用问题高达60%。尽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明确规定:电梯应当至少每15天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但从执行情况来看,很多电梯都没有按照规定进行维保,或者维保质量不过关,长期以来,给电梯的使用带来安全隐患。此外,某些电梯事故的发生与乘客的不当操作不无关系,如习惯性乱按电梯按钮、电梯关门时强行挤入、载人电梯当货梯用等。应该说,相关法规的完善对我们上上下下的安全预设了层层保护网,然而,能否落到实处值得追问。
有资料显示,我国在用电梯的使用年限在10年以上的超过4万台,而电梯故障率与电梯使用寿命有直接关系,因此要减少电梯故障率,及时对旧电梯进行更换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