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市民朱先生来电:我家住十堰市一高层,出门坐电梯是家常便饭,最近,看到媒体报道国内其它城市电梯安全事故频发,给高层住户敲响了警钟,但怎么也没想到这样的事会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前不久报道的《电梯突然上升 卡住10岁男童》案例触目惊心,我们这些常坐电梯的居民甚至感到后怕,谁能告诉我们脚下的电梯是否安全?电梯突发故障时,我们怎样避免无谓的受伤?为什么这些知识没有在居民入住前告知?
针对朱先生反映的问题,记者连日来采访了市质量监督局、特种设备检验所、电梯公司等相关单位。
电梯检测合格率为80%
记者在市质监局了解到,早在本月1日,该局就已开始普查全市客梯情况。据了解,普通客梯必须每年由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所进行一次检验,只有检验合格的,才可继续投入使用。“像港晖那里的客梯,就已经被停用,它已出现了大量问题。”市质监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检验不合格的电梯,存在安全隐患。另外,按照国家规定,客梯必须每15天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试。该负责人介绍,现在十堰市共有客梯1250台左右,按照今年检查结果来看,合格率在80%左右。这主要是由于很多居民楼的电梯,是由小区物业负责,而物业所投入的费用达不到标准,导致客梯无法按照要求定期维保。
特种设备检验所:被困时,扒电梯门是大忌
市特种设备检验所一位负责人介绍,在电梯槽的底部,设有缓冲器,它可以减少电梯掉下来时的冲击速度。这些保护设施层层相加,要想受伤还真没那么容易。像动作大片中常见的电梯突升突降的惊险场面,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该负责人表示,万一被困电梯,首先应冷静呼救,同时保持体力,等待救援。一般人来人往的地方,电梯出现异常情况,外面的人员或者工作人员很快就会知道并设法处理。被困者也可用电梯内的电话或对讲机向有关方面求救,还可按下警铃报警。除此之外,拍门叫喊,或脱下鞋子用鞋拍门,也可及时传递求救信号。在有手机信号的电梯里,可以用手机求救。万一暂时无人回应,则需保持镇静,等待营救。被困电梯时,有些人会用棍子奋力扒电梯门,还有的试图爬出电梯内的紧急出口。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都是十分危险的行为。现代电梯都有电脑纠错功能,出现故障后便自动开始工作,万一被困者扒开箱门往外爬到一半的时候,电梯纠错成功突然启动,十有八九会发生不测。至于电梯内的紧急出口,更不可轻易攀爬。电梯顶部均设有安全窗,该安全窗仅供电梯维修人员使用。安全窗出口板一打开,安全开关就使电梯煞住不动,但如果出口板意外关上,电梯可能突然启动,令人失去平衡。在漆黑的电梯井里,乘客很可能被电梯的缆索绊倒,或被油泥滑倒掉下去。虽然电梯下坠的可能性极小,但万一发生了,也并非只有听天由命。记住以下几个动作,可把伤亡减少到最小。第一,不论有几层楼,赶快把每一层楼的按键都按下。当紧急电源启动时,电梯可以马上停止下坠。第二,如果电梯里有把手,一只手紧握把手,这样可固定被困者所在的位置,使被困者不至于因重心不稳而摔伤。第三,整个背部跟头部紧贴电梯内墙,呈一直线,运用电梯墙壁作为脊椎的防护。第四,膝盖呈弯曲姿势。因为韧带是人体富含弹性的一个组织,借用膝盖弯曲来承受重击压力,比骨头承受压力会更大。
电梯公司维保部:电梯内须贴警示标语
记者从电梯公司维保部了解到,为了保障市民安全乘坐客梯,电梯公司在安装电梯时,必须贴上警示标语、乘坐手册,否则无法通过安检。据维保部负责人介绍,若客梯正运行时出现停电情况,乘客也无需惊慌。因为即使客梯内部未被信号覆盖,乘客也可通过紧急按钮呼救,紧急按钮里装的是大号电池,停电无法对其造成影响;在电梯无故障的情况下,会自行停靠在最近的楼层,并自动打开梯门。客梯的上方有风扇和通风口,因此,即使被困客梯中,也不必担心氧气不够用。另外,市民在乘坐客梯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以避免产生安全隐患。首先,切忌超载,在客梯出现异常声响时,要停止使用;其次,尽量避免将液体倒入客梯中,以免造成短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