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上半年土地成交大增六成 土地市场或迎来拐点
作者: 国际电梯网 2013-07-06 10:36:46 浏览:79
信息来源:国际电梯网
[打印]

  “钱荒”来袭,会否成为土地市场的分水岭?
  根据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1~6月份全国306个城市共交易土地15493宗,土地出让金高达1130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60%;其中,4~6月份全国土地交易共计7564宗,土地出让金536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9%。
  “下半年土地市场难以继续大幅升温,整体市场形势将出现变化,”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说,相比6月前,资金面出现变化,“钱荒”虽还未直接影响实体行业,但对房地产市场的心理影响不容小视。“一旦资金收紧,房地产的涨幅肯定被抑制”。
  首宗地块成交降温
  6月27日,福州泰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北京华澜恒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联合体以14.3亿元的价格,竞得石景山银河商务区C2商业金融用地,成交楼面价13573元/平方米。而该宗地块的成交,也是“钱荒”来袭之后,北京土地市场首宗出让的经营类地块。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年4月9日,石景山区鲁谷路C2商业金融用地被新能国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11.65亿元竞得,楼面价为2.13万元/平方米,溢价率高达174%。
  6月27日,上海绿地联合福建泰坤贸易有限公司耗资47亿元,摘得青浦区徐泾镇会展中心3地块,刷新上海总价地王,该地块楼板价8539元/平方米,溢价率6.74%。
  6月27日当日,北京市共计出让了4宗经营性地块,除过泰禾竞得的石景山地块之外,绿地集团北京京永置业有限公司以4.24亿元竞得北京市房山区长阳地块;北京绿地京城置业有限公司和北京绿地京华置业有限公司联合体以4.965亿元、保利(北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4.8亿元竞得北京市通州区运河核心区地两宗地块。
  但相比之下,大部分地块的溢价率相比之前都有所降低。
  “从6月成交的4块经营性地块看,溢价率及成交量都未继续5月份的热度。这种接近零溢价的土地出让结果在5月份是不可能出现的。”张大伟表示,预计在整体宏观面有所收紧的情况下,不太可能再延续之前土地市场疯狂出价现象。
  但其补充道,因为6月份这几块土地位置及属性并不是热门地块,7月依然有多宗热门地块出让,“整体市场还有可能出现超高溢价,但热度肯定会比之前有所降低。”
  土地市场或迎拐点
  一季度,房企业绩一片飘红,房企的资金状况处于最近几年最宽裕的时机,也使得各大房企在全国拿地的积极性明显上涨。
  2013年1~6月,万科、保利、龙湖、恒大等全国标杆企业共计获取108宗土地,出让金74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35%,其中万科、龙湖、保利三企业拿地金额同比翻番;在北京,2013年1~6月首开、万科、绿地、首创、中海等企业均有不同程度斩获。
  区域角度而言,由于一线城市楼市供需矛盾突出,加上年初政府推地积极性较高,上半年土地交易地块514宗,土地出让金高达1829亿元,比去年同期上涨315%,同比翻两番。
  一线城市中,2013上半年北京土地市场表现尤其抢眼,据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1~6月北京土地交易100宗,土地出让金66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357%。
  土地交易量上涨的同时,土地交易价格溢价水平也居于高位。2013年1~6月成交的15493宗土地中,平均溢价率为14.8%,去年上半年土地交易平均溢价率仅为5.1%。
  但记者通过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信息了解到,7月份入市的热门地块较多,不仅有夏家胡同地块、孙河地块,也有台湖等郊区热点区域。“整体北京市场目前来看,商品房住宅地块的高价难以避免,整体土地市场应该加快限房价竞地价地块的出让。”张大伟表示,整体市场还有可能出现超高溢价,但热度肯定会比之前有所降低。
  对此,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杜俊丹告诉记者,流动资金紧张终将影响房企拿地热情,“拿地溢价率有望降低。”
  “其次,提高房企融资成本,市场无风险利率提高,作为房企融资工具的银行贷款、债券、股票和信托等各项金融产品的必要回报率将会随之提高,比如,京城多家大行的房贷按揭利率都取消了优惠,按照基准利率执行,深圳一家银行甚至将消费贷款利率也上浮了30%,”杜俊丹表示,银行内部的审核将会更加严格,对贷款用途上的附加条件也增多,出款周期拉长、额度更小,并且只有资信较高的房企才会获得资金,小型、资信状况不佳的房企面临风险加大。
  楼市回暖,土地先行。在房地产市场销售火热的带动下,房企拿地热情也如天气一般逐渐升温,大多数房企持续积极拿地,多地不断出现“地王”踪迹。在银行流动性收紧的市场预期下,开发商缘何不缺钱?面对不断加推的土地市场,谁来摁住地价稳住房价?
  土地市场持续升温
  6月份以来,“地王”这个词几乎让不少人产生了“审美疲劳”。龙头房企、上市房企甚至中小房企如饥似渴的拿地热情,让许多城市的地价纪录被频频刷新。
  就在6月27日,上海、重庆、南京、武汉等城市均出现高总价地块。备受关注的上海徐泾一地块被上海绿地联合福建泰坤公司以47.21亿元竞得,刷新上海今年以来总价“地王”纪录。同日,万科[简介最新动态]和保利[简介最新动态]联合体以53.72亿元竞得重庆江北区一块“地王”。南京也推出8幅地块,其中最大一宗地由中粮地产[简介最新动态]以23.4亿元竞得。
  在一线城市土地市场急剧升温的同时,购地热也逐渐向二、三线城市蔓延。6月28日,武汉4块优质地块拍出25亿元。其中,一块地起拍价3.74亿元,引来6位买家竞相举牌,经过129次竞价,被长江置地以5.12亿元收入囊中,成为该片区新“地王”。
  不仅如此,6月,武汉将迎来土地供应高峰,计划举行5次土地拍卖会,出让59宗土地。而开发商出手也非常阔绰,争着抢拍。6月18日,武汉一宗商住地块,两买家竞价近5个小时,加价163轮。6月27日,武汉一宗地块出现246轮竞价,且在一分钟内加价800万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近日发布的5月份地价报告认为,5月以来多个城市土地市场出现拿地热潮,竞争激烈。一线城市的优质地块供不应求,竞价轮次多达上百,高溢价地块多次出现。房企对后市的信心从土地市场的火爆中不难窥见,未来土地市场继续火热的动力增强。
  谁是“地王”背后推手?
  在高溢价、新“地王”频出的土地市场上,除了房企内在的强大需求外,地方政府也是其背后推手。
  近日,审计署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在抽样审计的36个地方政府本级中,4个省、17个省会城市土地出让收入占偿还债务的54.64%,比2010年增长1183.97亿元。
  在此背景下,北上广等重点城市上半年土地收入同比大涨。中原地产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共出让经营性用地86宗,土地出让金收入达630亿元,同比增长3.5倍,接近去年全年的总和,预计今年全年土地出让金有望超过1000亿元。
  目前,土地市场高出让率的势头并没有减弱。据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信息,正在挂牌的经营性用地达到15宗,其中多个地块被市场看好。与此同时,土地平均溢价率已经上涨到50%以上,高于2012年的29.8%和2011年的40.4%。
  某机构华中分院副总监李国政认为,下半年,我国许多重点城市有热门地块出让,整体市场可能出现超高溢价,但热度会有所降低。
  同时,新“国五条”等调控政策已过去半年,其影响正在逐步减弱,土地市场正逐渐恢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张东说,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土地市场的回升态势还在延续,且范围有扩大之势,同时地价将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并助长未来房价上涨预期。
  如何摁住“地王”保住房价?
  未来土地市场有继续升温的可能,房企拿地竞争将更加激烈,土地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可能导致房价有所上涨。专家建议,应保证市场的有效供应,加快普通住宅用地供应,优化“限房价竞地价地块”的出让,从供需平衡角度给房价“打预防针”。
  张东说,楼市调控不能仅限于房价,要全方位,既要改变市场预期,又要规范土地交易。他建议,将土地出让金收入、土地成交均价以及高价地纳入控制目标,设置“红线”,以遏制地方政府过量卖地、“捂地囤地”,破除地价和房价的上涨动力。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认为,目前国内的流动性总体较充裕。即使下半年市场流动性稍微收紧,仍然不会出现大范围的降价潮;但不排除中小型房企因资金困难而被迫以价换量的降价。
  北京中原地产研究总监张大伟认为,近期金融市场的“钱荒”虽还未明显影响房地产,但对房地产市场的心理影响不容小视。一旦资金收紧,房地产业的扩张趋势肯定会被抑制。
  张东提醒,国内外资金流动性将进一步收紧,房地产市场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如果没有充裕的资金储备或融资渠道,过大比例的高价拿地储地,很可能陷入“钱荒”困境。
  楼市回暖,土地先行。在房地产市场销售火热的带动下,房企拿地热情也如天气一般逐渐升温,大多数房企持续积极拿地,多地不断出现“地王”踪迹。在银行流动性收紧的市场预期下,开发商缘何不缺钱?面对不断加推的土地市场,谁来摁住地价稳住房价?
  土地市场持续升温
  6月份以来,“地王”这个词几乎让不少人产生了“审美疲劳”。龙头房企、上市房企甚至中小房企如饥似渴的拿地热情,让许多城市的地价纪录被频频刷新。
  就在6月27日,上海、重庆、南京、武汉等城市均出现高总价地块。备受关注的上海徐泾一地块被上海绿地联合福建泰坤公司以47.21亿元竞得,刷新上海今年以来总价“地王”纪录。同日,万科[简介最新动态]和保利[简介最新动态]联合体以53.72亿元竞得重庆江北区一块“地王”。南京也推出8幅地块,其中最大一宗地由中粮地产[简介最新动态]以23.4亿元竞得。
  在一线城市土地市场急剧升温的同时,购地热也逐渐向二、三线城市蔓延。6月28日,武汉4块优质地块拍出25亿元。其中,一块地起拍价3.74亿元,引来6位买家竞相举牌,经过129次竞价,被长江置地以5.12亿元收入囊中,成为该片区新“地王”。
  不仅如此,6月,武汉将迎来土地供应高峰,计划举行5次土地拍卖会,出让59宗土地。而开发商出手也非常阔绰,争着抢拍。6月18日,武汉一宗商住地块,两买家竞价近5个小时,加价163轮。6月27日,武汉一宗地块出现246轮竞价,且在一分钟内加价800万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近日发布的5月份地价报告认为,5月以来多个城市土地市场出现拿地热潮,竞争激烈。一线城市的优质地块供不应求,竞价轮次多达上百,高溢价地块多次出现。房企对后市的信心从土地市场的火爆中不难窥见,未来土地市场继续火热的动力增强。
  谁是“地王”背后推手?
  在高溢价、新“地王”频出的土地市场上,除了房企内在的强大需求外,地方政府也是其背后推手。
  近日,审计署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在抽样审计的36个地方政府本级中,4个省、17个省会城市土地出让收入占偿还债务的54.64%,比2010年增长1183.97亿元。
  在此背景下,北上广等重点城市上半年土地收入同比大涨。中原地产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共出让经营性用地86宗,土地出让金收入达630亿元,同比增长3.5倍,接近去年全年的总和,预计今年全年土地出让金有望超过1000亿元。
  目前,土地市场高出让率的势头并没有减弱。据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信息,正在挂牌的经营性用地达到15宗,其中多个地块被市场看好。与此同时,土地平均溢价率已经上涨到50%以上,高于2012年的29.8%和2011年的40.4%。
  某机构华中分院副总监李国政认为,下半年,我国许多重点城市有热门地块出让,整体市场可能出现超高溢价,但热度会有所降低。
  同时,新“国五条”等调控政策已过去半年,其影响正在逐步减弱,土地市场正逐渐恢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张东说,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土地市场的回升态势还在延续,且范围有扩大之势,同时地价将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并助长未来房价上涨预期。
  如何摁住“地王”保住房价?
  未来土地市场有继续升温的可能,房企拿地竞争将更加激烈,土地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可能导致房价有所上涨。专家建议,应保证市场的有效供应,加快普通住宅用地供应,优化“限房价竞地价地块”的出让,从供需平衡角度给房价“打预防针”。
  张东说,楼市调控不能仅限于房价,要全方位,既要改变市场预期,又要规范土地交易。他建议,将土地出让金收入、土地成交均价以及高价地纳入控制目标,设置“红线”,以遏制地方政府过量卖地、“捂地囤地”,破除地价和房价的上涨动力。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认为,目前国内的流动性总体较充裕。即使下半年市场流动性稍微收紧,仍然不会出现大范围的降价潮;但不排除中小型房企因资金困难而被迫以价换量的降价。
  北京中原地产研究总监张大伟认为,近期金融市场的“钱荒”虽还未明显影响房地产,但对房地产市场的心理影响不容小视。一旦资金收紧,房地产业的扩张趋势肯定会被抑制。
  张东提醒,国内外资金流动性将进一步收紧,房地产市场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如果没有充裕的资金储备或融资渠道,过大比例的高价拿地储地,很可能陷入“钱荒”困境。

注:本站招标、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投标前请严格审查,谨慎交易!
声明: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如有侵犯他人声誉、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请来电或来函告之,我们将予以更正。
  • 上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