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山东房价同比涨幅自去年5月份由回落转向回升后,一路上扬;销售环比价格亦连续9个月上涨,且逐步加快。“求”明显大于“供”中低价位、中小户型太少。
“把脉”楼市不难发现,当前房价“高烧不退”的背后,是房地产市场供求总量与结构的双失衡。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年,山东房屋销售面积6931.70万平方米,其中现房销售2616.4万平方米,期房销售4315.28万平方米,而房屋竣工面积只有4950.46万平方米,房屋销售面积与竣工面积相差1981.23万平方米,“求”明显大于“供”,且有加剧趋势。
失衡还不仅限于此。从户型结构看,适合普通居民需求的中低价位、中小户型住房供应量相对偏低。山东竣工的90平方米以下住宅面积仅占全部竣工面积的21.8%,经济适用房竣工面积仅占全部竣工面积的2.9%,结构性矛盾同样较为突出。
“当前亟须做好市场调控,力求平衡市场供求关系的总量和结构,以此来稳房价。”山东调查总队的监测人士认为,全国范围的闲置土地整治风暴,将使房地产开工数量有效提升。
#p##e#与此同时,还应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利用其供给的增加来稳房价。
但目前来看,本应作为房价“稳定器”的保障性住房,对山东房价“维稳”的作用还很有限。这从投资数额上不难窥出一二。据山东调查总队生产投资价格处的最新统计,2009年山东完成住宅投资1860.35亿元,比上年增长16.3%,但经济适用房投资完成额只有57.48亿元,比上年下降3.4%,占住宅投资额的比重仅有3.1%。在廉租房政策推进方面,各地进展也不平衡,部分市县财力不足,资金保障不够,推行廉租房政策进展不快。先稳地价
“高房价形成的‘挤出效应’严重压缩了居民在其他方面的消费,进而阻碍内需的扩大。”前述人士对此颇感忧虑。
值得关注的是,低利率环境和充裕的流动性引发大量投资资金向房地产市场流动。这既推高了房价,又分流了发展实体经济所需要的金融资源,并且还增加了房地产市场的不稳定风险,促使楼市出现非正常“繁荣”。
此外,地价上涨对房价影响较大。在房价的构成中,地价依然占较大比重。建筑成本上涨和税费、利润提高对房价上涨影响相对较小,而土地价格的过快上涨对房价的上涨起着主导作用。对此,上述人士建议,适当增加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和公共租赁房用地供应。同时,要不断提高土地供应和开发利用效率,逐步降低地价在房价中的比重,进而实现房价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