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近日,成都的刘志豪托人四处打听成都市中心、人南路或南沿线有没有整栋物业售卖,半个月走了一圈儿,没有搜索到。
原来这位刘先生寻找的不是整栋的商品房,而是小户型的办公楼或者服务性公寓物业,也不是拿来做代理,而是拿下来做服务型小型公寓,对物业他只有两个要求:地段好,小户型,要在成都写字楼市场中找到满足此要求的物业那是千里挑一。
一口气拿下整栋写字楼,需要雄厚的资金后备,而且投在了一般楼市投资者不愿投资的商业地产,风险承担能力果然惊人,殊不知,近日成都写字楼市场已刮起了一股投资热潮。
近观成都房地产市场,住宅大冷,商业地产却在冷市迅速窜热。这都要归功于房地产本轮调控,商业地产市场供应量持续增加,一方面是由于成都商业地产价格相对低估,成为部分投资者的第二选择。另外,新政调控以来,成都房地产市场阴雨绵绵,大幅降价虽未出现,但成交量持续走低,成都商品房住宅再投资备受打压,商业地产自然成了避险资金的吸金池。
日前全球知名的综合性地产咨询服务公司世邦魏理仕发布成都2季度房地产市场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成都优质写字楼供应量已经达到约22万平方米,预计下半年还有超过50万平方米新增供应。
商业地产投资热力十足
2009年金融危机影响渐弱,成都房地产市场从3月开始迅速回暖,去年的写字楼市场的租金水平也只是小幅调整,空置率一季度的17.5%上升至四季度的24.3%。上半年喜年广场、金沙万瑞中心和高地中心共约12万平体量写字楼入市,导致总体空置率环比上升至26.3%。
新政打压,投资客转向,成都一向平稳的写字楼售价在调控后快速上涨,同比上涨至每平12,142元。本轮调控让写字楼因祸得福,坚定了开发商进军商业地产的信心,这恐怕是本轮调控中对开发商最积极的影响。
于是,万科、保利、中粮、金地、富力、凯德置地等在成都进行多年住宅开发的大型房企纷纷进军商业地产领域。
6月20日开盘的保利中心开盘即售300套房源,全是商业产权LOFT公寓,面积在60平左右,大面积赠送吸引大批购房者,多数为投资客,而价格最低13000多元每平。
量增价升,成都商业地产颇有小三 “篡位”之势。
新政后成都二套房贷首付变为50%,利率也上浮10%-20%,商业地产首付也是五成,相对于之前三成甚至是两成的首付,住宅市场投资的门槛提高了,而商业地产的首付一直是五成,处于低位的成都商业地产自然受到市场青睐。可以说此次调控为商业地产争取了一次公平竞争的机会,如果调控一直深入持续下去,成都商住倒挂的现象或将得到扭转,我们也可大胆预测商业地产某天将成为成都楼市投资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