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新华网甘肃频道消息 进入5月份以来,北京、上海、宁波、重庆等城市“地王”频频出现。6月30日,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旗下方兴地产以40.6亿元拿下炙手可热的北京广渠路15号地,成为北京新“地王”,把刚刚在北京“称王”短短几天的成都中泽置业有限公司赶下“王座”。
曾经无限风光的“地王”在经历金融危机“冰封”之后,因何能重现市场?“地王”又将给中国房地产市场带来怎样的预期?是福还是祸?
6月30日,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旗下方兴地产以40.6亿元拿下炙手可热的北京广渠路15号地,成为北京新“地王”。该地块占地约15.59万平方米,综合、商业建筑面积约为7.21万平方米,起拍价为26.12亿元。至此,6月26日刚在北京“称王”短短几天的成都中泽置业有限公司被赶下“王座”。
进入5月份以来,除北京以外,上海、宁波、重庆等城市“地王”也频频出现。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6月1日至7日,全国20个重点城市共推出土地124宗,环比增加25%,推出土地面积608万平方米,环比增加25%,成交土地面积173万平方米,环比增加14%。
“地王”频频出现让不少开发商看到了希望,认为房地产业已结束调整并逐渐回暖。“虽然‘地王’仅是个案,但也表明房地产开发商看好中国未来经济形势。目前,公司销售状况良好,房子已基本售完。”某房地产开发企业市场部一位经理说。
#p##e#中国房地产协会副秘书长何琦认为,在经过去年“冰封期”之后,中国宏观经济恢复情况不断高于预期,而政策也给予房地产开发企业相关“调整资本金”的优惠。“‘地王’是正常现象,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房地产行业龙头万科日前发布公告称,进入2009年后万科一直较为谨慎,在沉寂3个月之后,5月份公司加快了拿地速度,分别在无锡、佛山、沈阳和青岛拍得6块土地,规划总建筑面积188万平方米,楼面地价每平米2025元。
与房地产开发商信心满满相比,普通消费者对“地王”的出现则表现出忧虑和担心。在成都一家保险公司工作的孙先生表示,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后每个月都要往银行存入一定数额的钱,用于以后购房。“在网上看到有关‘地王’的消息后,感觉房价又要涨了,房子离自己越来越远了!”
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987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8.6%;完成土地开发面积884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3%。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谁在制造一个又一个“地王”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政博士认为,出现“地王”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从供求的角度考虑,房地产市场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住房需求远远高于供给,且这种供需失衡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二是从政策方面看,政府和银行一起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宽松的环境,解决了房地产的流动性问题;三是从投资环境看,房地产业比其他行业风险小一些,有利于投资者分散风险;四是投资者对未来中国经济的乐观预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说,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房地产市场也有很大萎缩。尽管如此,2008年全国商品房仍然销售了6亿平方米,仅比2007年下降20%,仍然高于2006年之前的任何一年。说明中国当前处在城镇化高速发展和消费升级阶段,市场真实需求的基础仍然坚实。
统计数据显示,1至5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5.84万亿元,同比增加3.72万亿元。其中,5月份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6645亿元,同比增加3460亿元。国务院日前公布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调整结果,其中普通商品住房项目投资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从35%调低至20%。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打开了“货币水龙头”,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紧缺状况也因之得以极大改观,从“拆西墙补东墙”变成“不差钱”。5月份,华润地产配售2.3亿股,筹资近33亿元;保利地产不仅发行13亿元公司债,80亿元的增发方案也获得批准。
一位权威人士在“北京国际金融论坛2009夏季报告会”上透露,今年全年的信贷计划在一季度完成了90%以上,当季从银行信贷转到投资领域的资金大概是2.4万亿元。其中,不可否认确有一部分资金流入股市和楼市。
业内有关人士表示,“地王”频现无疑是房地产泡沫的聚拢,前期银行信贷的释放造成流动性泛滥,这给房地产企业提供了大量资金,在此支撑之下,这些企业才有钱囤地。
除了适度宽松的信贷政策,政府有意的“托市”行为也是造成出现“地王”的重要原因。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最近房地产销售突然增长与政府“托市”有关。主要表现为:一是为当地居民直接补贴,并把这种补贴限定在当年有效;二是间接补贴,如购买住房上户口;三是地方政府加大城市拆迁力度,从而使得城市居民被动性住房需求增加;四是放宽房地产商土地出让金的缴款期限,甚至房地产开发违约也免于地方政府追究。
李政说,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支持政策“托市”,导致房地产开发企业有了做“地王”的底气。
深圳市国土资源局最新发布的2009年1至5月深圳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中称,由于深圳市积极调整土地出让底价和机制等政策的激励,开发商增加投资和市场供应的积极性在迅速上升。
据统计,截至5月底,深圳市已挂牌出让土地14宗,面积37.2公顷。
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平教授认为,投机现象也可能助长了“地王”的产生。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情况下,一些投资者可能在进行“抄底”。
#p##e#购地需谨慎 莫争做“地王”
对于“地王”现象,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表示,这对市场并不是个好现象,开发商还是应该理性,房地产5年一个周期,不知道倒闭多少开发商,他们都不是饿死的,而是被撑死的。
易宪容认为,房地产的复苏有房价上涨因素,但房地产是否真正的进入上行通道,仍然相当不确定。“尽管房价上涨,但房地产开发商并没有太多的意愿进入房地产市场,也没有预期房地产市场会进入价格上涨及繁荣通道,否则土地交易会立即繁荣起来。最近,一些城市的土地市场尽管偶尔卖出高价,但是全国各城市的土地仍然是相当不活跃。”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总体是健康的,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应该更加理性。“地王”的出现对市场是一种提醒,房地产开发商拿地还是要谨慎,现在把地价抬得过高,未来可能自食其果。政府也应把握“推地”节奏,防止再次出现新的泡沫。
李平认为,在土地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房地产开发企业还是要积极参与竞争,但同时要注意合理分配资金。
李政说,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竞买土地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毕竟,持有土地的风险要小于持有现金的风险。但是,企业一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谨慎对待,合理分散风险,不要争做“地王”。